华中科技大学科协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科协于2000年5月由原华中理工大学科协和原同济医科大学科协合并组成。
原华中理工大学科协于1985年6月经湖北省科协批准成立(批准文号为:鄂科协[1985]第071号文件)。是全国高校中较早成立的高校科协之一。原华中理工大学科协以经常召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率先奖励优秀学术论文、承办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等创造性的工作蜚声全国高校。曾发起组建并连续两年担任全国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筹)理事长,曾发起组建连续三届担任湖北省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年年被评为湖北省、武汉市科协的先进单位。
原同济医科大学科协经1987年6月湖北省科协批准成立(批准文号为:鄂科协[1987]第037号文件),也是全国高校中较早成立的高校科协之一。原同济医科大学科协以医科学会多,知名医学专家多,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多而享誉全国高校,一直是湖北省、武汉市科协的基层组织,年年被评为湖北省、武汉市科协的先进单位。
2000年,学校合并后,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历任校领导曾分别在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科协和武汉市科协担任领导职务。目前,我校樊明武院士为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湖北省科协荣誉主席,校长李培根院士和校党委常务、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王国斌教授为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副校长罗俊和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陈安民教授为武汉市科协副主席等。我校很多专家、教授都是省、市科协的常委、委员,或是全国性、全省性、全市性学术组织的理事长、常务理事或理事。
合校以来,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在保持和发扬原华中理工大学和原同济医科大学科协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提高质量,主动服务”。明确了新的工作目标,即:“以创建品牌为抓手,打造服务学校学科建设的学术交流平台;以规范管理为手段,打造学术组织与学术团体管理服务平台;以提升质量为目标,打造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平台;以奖励优秀为导向,打造优秀学术论文激励平台;以建设队伍和创新机制为动力,打造科技普及与成果推广平台;以上级科协为渠道,打造举荐人才、评奖推优等科技人员服务平台”。华中科技大学科协是独立的正处级单位,现有专职处级干部2人,一般工作人员3人。现为全国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筹)和湖北省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单位。
亲历学校科协重建 见证学校学术繁荣
根据校科协老同志座谈会的记录整理
2011年12月
根据学校档案记载,早在1962年,为了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活动,活跃学术空气,原华中工学院于当年5月2日在学校体育馆召开了华中工学院科协成立大会。当时全院教师、科技工作者共1000多人参加会议。时任院党委书记的朱九思同志在会上做了题为“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的重要讲话。他号召大家学习愚公移山的顽强精神,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把新中国成立后 “经济贫穷”与“文化落后”这两座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推倒。
华中工学院科协成立不久,由于遭遇十年动乱,没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实际上是名存实亡。
早在文化大革命即将结束前,华中工学院就抓住了历史机遇,先后引进了大批学术骨干,提出“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原则,及时启动并推进了学院的科研工作。因此,短短几年就取得了一批有水平的科研成果。在1978年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华中工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校唯一的先进单位。
1、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重建华中工学院科协
改革开放初期,尽管华中工学院许多教师当时在科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总体来看,学院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多数教师还不善于进行学术总结,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较少,学院整体学术水平不高。1984年底,华中工学院领导班子换届,新的班子成员敏锐地认识到提高学院学术水平的重要性,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学术工作。学院当时已有挂靠学会、研究会及各类专业委员会共30余个。其中全国学会1个:中国工程图学会;省级挂靠学会有工程图学会、未来学会、激光学会、力学学会、自动化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内燃机学会等7个。这也要求学院要设立一个机构来归口管理挂靠学会,使他们能顺利开展工作。
华中工学院于1985年3月13日向湖北省科协正式提出成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申请,很快就获得湖北省科协批准(鄂科协字[1985]第071号文件)。1985年6月20日下午,华中工学院在西五楼117教室召开院科协成立大会。从学院科协成立之初,我们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章程,明确提出科协是一个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学校党委和行政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发展科技事业、提高学术水平的助手。学院科协成立之后,学校给予科协五个人员编制,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允许科协根据湖北省科协的规定建立独立的财务账号,并且每年拨款科协运行经费3万元。学校还授权院科协管理全院学术工作,并归口管理协调各挂靠学术团体办事机构的工作。
2、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学术繁荣
从1985年院科协成立至1996年底校科协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学院科协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期间,院科协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围绕学校“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活跃学术空气,提高学术水平,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在校内组织各种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以提高学校、教授在学术上的影响,鼓励更多的教师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为了召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首先要找学术水平高的教授,由他们向国内外发起召开国际或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科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发起召开会议的教授负责学术工作,如论文的审稿、编辑、会议的学术报告等。会议的一切经费由科协筹措,不需要学校拨款。会议的组织工作也由科协负责,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教授发起召开学术会议的积极性。科协在这期间组织召开了约40次国际学术会议。每次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都正式出版论文集,有的论文集在国内出版,如通过北京国际学术出版社和中国外文出版社等出版;有的论文集在国外出版,如通过美国的SPIE出版。
在我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如张培刚教授主持召开的《中美经济合作学术会议(1987)》、杨叔子教授主持召开的《专家系统工程应用国际学术会议(1989)》、程尚模教授主持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能量转换及能源工程学术会议(1990)》、李柱教授主持召开的《第二届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国际学术会议(1993)》、杨叔子教授和周济教授主持召开的《国际智能制造学术会议(1995.6)》、《第四届国际CAD/CG学术会议(1995.10)》、朱梅林教授组织召开的《国际内燃机学术会议(1997)》等,均对提高我校学术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杨叔子教授、周济教授、李柱教授通过召开国际会议还组建了相应的国际性学会,他们都成为学会主要领导,秘书处也设在我校。我们与韩国岭南大学也开展了校际学术交流。1992年校科协负责接待了岭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为团长的学术交流团来我校访问,次年以朱梅林教授为团长的23位教授团回访了韩国岭南大学,双方进行了多学科的学术交流。
校科协也积极组织各种校内学术活动。每次校庆都组织“学术报告月”,鼓励教师和学生踊跃投稿,择优选出的论文由《华中理工大学学报》出版论文专辑。所需经费由校科协向学校申请拨专款。同时,校科协还鼓励大家积极向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投稿。当时向境外投稿都需要通过湖北省保密局的审查,科协负责办理保密审查手续。鼓励学生组织学生科协(研究生科协、大学生科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为了宣传各种学术会议,我们向学校申请了1万元专项经费,请总务处制造了20个广告牌,分布在校内各个地方,专门张贴学术会议的消息。校科协还拟定了我校奖励在国际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的规定,并建议研究生院和教师工作处要求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晋升必须发表论文。这些工作对我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我校曾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高校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的第一名,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第十名左右。我校是第一个发表论文数超1000篇的高校。至此,我校的学术地位在全国显著提高,学术水平逐步得到认可。
同时,为了给在我校召开的学术会议提供更好的条件,我们向学校申请了固定的会议场所。1988年4月15日,学校印发《关于印发华中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教室使用管理办法》(校办字【1988】015号文件),文件规定校科协召开学术会议都可免费使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一号楼四个教室(211、212、311、312)。这四个教室不间断的有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并沿用至今。
学校科协还有一个职能,就是代学校管理挂靠在我校的各级学术组织的办事机构,协调他们的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动态,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当时科协提出“服务第一”,没有设立独立帐号的学会的经费都放在科协,科协不收取任何管理费用。省、市科协召开秘书长会议,校科协都派专车专人接送。学会在我校召开学术会议或理事会,使用会议室都是科协免费提供的。不准科协的同志打电话要教师来科协拿资料,所有的有关通知、论文等资料我们都派人送达到老师手中。当时校科协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校科协委员有四十多个,他们的生日到来之时我们都会送个大蛋糕。这些做法加强了科协与老师的联系与交流。
3、敢于开拓创新,勇于争创第一
我校科协的建立和发展对全国高校科协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的模式符合学术团体的管理和运行规律。1987年,由我校科协牵头发起,在我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科协工作会议。钱学森同志在谈科协学时就曾提到1987年在华中工学院召开的第一届高校科协会议。1988年全国高校科协联合会成立,就是在我们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撰写的《探索高校科协发展的基本模式》发表在《学会》杂志上,1996年被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编审委员会编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证书号105939)。
校科协还负责推荐全国科协、湖北省科协和武汉市科协系统的优秀科技人才,为他们扩大影响。还每月印发《科协通讯》,交流科协、学会的工作。校庆40周年之际,我们于1993年编辑出版了《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志》,为我校40周年校庆献礼。
我们当时是全国高校科协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北省高校科协联合会理事长单位,同时还是湖北省科协的委员单位。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及武汉市科协先进工作单位。校科协的代表于1993年出席了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科协代表大会,被湖北省科协、省人事厅联合评审为“科协十佳先进个人”(实际有13人),同年还被评为全国科协先进工作者。这都表明校科协在当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改革开发后我校科协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生物力学会议
(根据王君健教授回忆整理)
2011年12月
一、会议的背景
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的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敏锐地意识到生命学科发展的前景。回校后,经过反复思考与斟酌,他高瞻远瞩地做出一个重大决定——筹建生物工程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前身),并委任当时在力学系工作并没有生物学背景的王君建教授牵头筹办此事。当时生物力学是一门新学科,国家经过十年浩劫,在刚刚打开国门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内还无人知道何为“生物力学”,也无海外关系得到生物力学方面的资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君建通过自学学习了生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并想方设法与生物力学创始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冯元桢取得联系,表达了想去美国学习的愿望,冯得知情况后非常欢迎王去美国学习。时值1979年2月中美邦交正常化,1979年6月,经过多方努力,在著名学者冯元桢教授的帮助下,王君健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师从冯元桢教授学习生物力学,三个月后的1979年10月如期归国。当时邀请以加州大学校长为首的访问团一行九人来校访问,并签订了校际合作协定。访问结束后,冯元桢教授应邀留下在我校举办了全国生物力学讲习班。
回国后,王深感我们国家在生物学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实验室,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国内。此想法与朱九思校长不谋而合。
1980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院长的领导下,经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以黄家驷院长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王君健当选为副理事长。这个消息更加坚定了朱九思的决心。1980年,教育部批准我院在力学系成立生物力学专业,随后我院在此基础上成立生物工程系,王君健担任第一任系主任。1981年,生物工程系开始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成立之初的生物工程系,有一个生物力学教研室、一个生物科研组。教师还不足十人。
二、会议的筹办
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加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交流学习,王教授思考如何把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国际会议引入学校。以开阔师生的学术思想和视野,提高学校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学术水平。王教授把此想法向朱九思院长作了汇报,得到朱九思的大力支持。1981年王君健教授去日本参加生物流变学国际会议时遇到了冯元桢教授,也跟他说了此想法,冯当时说可以考虑。同年冯元桢教授分别给国家科委一局和我院王君健教授来信,建议于1983年在武汉举行一次国际生物力学会议。得知此消息,我院迅速行动起来,当时科协的前身—校学术交流办公室根据朱九思同志的意见起草了《关于1983年在武汉举行国际生物力学会议的报告》一文(发文号:院科字(81)18号),文件提到:“1978年我院王君健教授带领一批同行进入了这个新兴的边缘学科领域,承担了国家下达的课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他们写的学术论文,已两次被国际学术会议所接受。因此,1983年国际生物力学会议能够在武汉召开,对于扩大我省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我省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此报告提交给省委陈丕显、韩宁夫、黎韦、李夫全四同志。
此报告呈交上去后,又经国家科委、外交部、教育部三部委联合申报,方毅、李先念、姬鹏飞等签字,时 任 总理 赵 紫 阳 亲 自 批 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正式下文委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华中工学院具体承办这次国际会议。
由于当时是第一次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学校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难。王君健教授拿着国务院的批件,到省政府找时任副省长的陈明解决经费问题。陈副省长约谈王教授,了解会议筹备情况,不久批复了四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此次会议。
至此,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日本生物流变学会联合发起召开的《第一次中、日、美生物力学国际会议》于1983年5月9日---12日在武汉东湖招待处如期召开。华中工学院学术交流办的同志全程参与了会议的会务工作。
此次会议主席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教授,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冯元桢教授,日本理化研究所所长深田荣一担任。王君健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
出席本次会议的除中、日、美三国代表外,还有来自荷兰、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代表约30人,另有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共约70人,华中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师生也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的论文内容十分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上生物力学研究的许多方面,给与会代表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王君健教授的“呼吸末期内扰动波的研究”学术论文作为七篇在大会全体会议上报告的论文之一,也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三、会议的意义及影响
通过这次会议,各国代表不但交流了学术思想,而且也增进了友谊和了解,为以后联系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打开了我校与世界各国学者交流的新渠道,为我校学生的成长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如1985年,王君健教授的研究生贺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想去美国继续深造。王老师向曾经参加会议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S.S.Sobin教授推荐贺熹,得到Sobin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又由于贺熹学业成绩优秀,当时他没有考托福就直接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深造,并获得奖学金。贺熹1992年获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博士学位。由于学术成就杰出,他已于2007年成长为哈佛医学院神经学终身教授。另一学生汪宁也在王君健教授门下获得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后赴美深造,1990年获哈佛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 现已成长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滨分校终身正教授, 细胞与分子力学实验室负责人。
这是华中工学院第一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也是湖北省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它的召开,使我校科技工作者与各国学者的交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促进了改革开放之初华中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如1983年我校获准设立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这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的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后来能拿到这个博士点的学校也不多。王君健教授也由此成为这个专业的全国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同时也为以后我校科协成立时大力举办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起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